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

20130526 龍潭鄉高原村 KKF微生物菌採集及製作

石門山KKF微生物菌採集(新楊平有機市集課程同學與老師合影)
石門山KKF微生物菌採集全體合影


KKF農法簡介:(文/社造學會理事長 曾旭正 出處)
http://kkfintw.wordpress.com/
泰國KKF米之神基金會的負責人戴查(Daycha)先生,是一個傳奇人物。祖父為華人,從事種米販米而致富,極盛時擁有土地多達三千甲。戴先生在
年輕時曾進入寺院短期出家,是泰國人的傳統,兼有教育的功能。在出家期間,他深入思考家庭的歷史經驗,體會到祖父因農民而致富,他應該設法回饋農民。因
此,離開寺院後,他開始思考農民的處境,深覺綠色革命之後的農業發展大有問題。他開始摸索實踐之道,從個人到家庭以至農民處境的思索,他嘗試非化學農業;
從農民處境到綠色革命的錯失,他建立基金會,努力建構新的技術幫助農民。
自1960年代中期以來,台灣農村歷經四十年人力持續外流的過程,與此同時卻必須面對挾著「綠色革命」口號襲捲了全球的新品種與新技術,農民不得不
放棄已經用了數百年的「近自然農法」,而全盤改用以「農藥加化肥」為新資材的農耕方式。在這個新的農耕方式中,農藥商、化肥供銷部成為最主要的技術供應來
源,產量成為唯一的農業價值,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它也成了新的慣行農法。
如今,我們已經看到慣行農法對於土地、農民的傷害,愈來愈多人有心協助農村走出困境。但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只有熱情的階段,我們需要行動,而行動需要方法;進一步更要看到,有效的方法來自準確地掌握核心問題,以及善用知識與技術。
期盼在農村地區的社區大學能夠逐漸成為可以提供農民新價值與新技術的行動單位,陪伴著願意居留於農村的新農民一起開創新農業。如何走到這一步,且讓我們共同摸索


KKF自然農法 - 102/4/15 新楊平上課與實作
http://tw.myblog.yahoo.com/organic-tour/article?mid=204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